网格战“疫”,一战到底!疫情前面,他们始终都在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网格员作为老百姓沟通的桥梁,必定义不容辞冲在第一线!十年磨一剑,出鞘必惊人,通过平时网格工作的积累,才能将社区居民的心如同蜘蛛网一般紧密联系,达到消息传播迅速、群众积极响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通过逐户排摸、重点人员管理、疫情防治宣传等措施,网格员和一线防控人员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我将继续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一起抗击疫情,这场攻坚战,必胜!
扎根基层发挥余热 “中国好人”助力调解——“中国好人”调解室
2019年夏日的一天,退伍军人陆某某来到了“中国好人”调解工作室,寻求帮助。陆某某是江阴人,转业之后,一直在常熟生活,后来老家房子拆迁,出于便利考虑,委托自己弟弟代为办理相关拆迁事宜,新房子下来以后,房产证上面的名字变成了弟弟,且弟弟霸占房子,拒不返还。面对亲人的背叛,陆某某迫不得已走上了维权之路,但令他无法预料的是,这条路一走就走了十一年。
司法调解多“贴心” 民工过年不“忧薪”——古里镇司法所迅速处置一起民工讨薪纠纷
2020年1月14日一早,古里镇湖东村一制衣企业的20余名民工来到镇劳动所,反映因为老板不付工资,没钱回家过年,要求镇里帮忙解决。眼看着年关越来越近,辛苦工作一年的民工兄弟们都归心似箭,等着拿着一年的血汗钱回家和亲人团聚,有的路途遥远,不提前买票,可能还无法回家,因此一旦听见工资无法领取,往往情绪激动,有的还哭哭啼啼,一个民工能否成功领取工资回家过年就是关系到一个家庭能否幸福过年,镇领导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镇政法条线各部门现场联动快速处置机制。
“奋勇前进化干戈”——调解员奚进坤的故事
2018年底,李某和隔壁邻居陈某因邻里纠纷起了口角,继而引发肢体冲突。冲突过程之中,李某受了轻伤(责任不明)。经过村委会多方调解不成,李某便来到莫城街道调委会驻莫城派出所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朱惠英调解工作室
惠惠阿姨,惠惠阿姨,您快来看呐!”今年4月,海虞镇肖桥村几家村民急匆匆找到惠惠阿姨,想要她帮忙处理一起涉及三户人家的宅基地建房纠纷,三户人家由于房屋翻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在详细了解各家情况之后,惠惠阿姨开始了漫长的纠纷化解工作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古里镇司法所启动农宅翻建矛盾纠纷专项调解机制
古里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233”专项行动以来,古里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农村整体风貌得到优化,逐渐亮出一张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切实为乡村发展留足空间,为群众美好生活提供保障。
做个百姓“解忧人”——“陈心”调解工作室
在乡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小事引发的,如果调解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问题,老张所做的,就是避免小矛盾升级成大问题,维护人们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乡亲们常说——“老张不是和事佬,而是我们的解忧人啊!”
“小候鸟”受伤起纷争 快速调解助返乡
小孩子上学,发生意外受伤,肯定不能完全避免,遇到这种不开心的事情,家长心里难过可以理解,毕竟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处置起来不能过于激动,要合理合法进行维权
我市举办网格化工作专题报告会暨联动中心开放日活动
12月27日下午,我市召开网格化工作专题报告会暨联动中心开放日活动,市委政法委、市联动指挥中心相关领导,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高校代表参加,此次活动由市委政法委、市联动指挥中心共同承办。
初心坚守,使命在肩 ——“老葛”调解工作室
二十岁,他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这是青春的故事;三十岁,他深入基层,埋头苦干,这是奋斗的故事;六十岁,他参与调解,热心周到,这是初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