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区域性重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虞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组建工作队伍、全面宣传发动、分区开展整治,收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一、周密组织部署推落实
组建工作队伍。镇长主持召开动员会议,召集分管领导、各管理区主任、派出所长、交警中队队长部署落实工作。迅速制定整治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落实部门职责。各管理区也分别召开了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
明确职责分工。按照整治目标任务,以管理区为单位,治安区域整治以派出所为主,管理区配合;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以管理区为主,交警中队和城管配合;锡太路沿线整治由莫城管理区负责。
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整治工作方案,各管理区统计整治工作的经费投入,由综治办统一申请追加预算,现相关经费144万元已全部落实并下拨。
加强督促指导。建立整治办公室督查和定期通报制度,将各区的工作进度、存在问题等每月编写“虞山镇区域性重点整治工作通报”,并在镇长办公会议上进行通报。
二、重点区域整治保稳定
虞山镇治安重点区域共10个,以派出所为主,管理区配合,结合技防街区建设、针对性的执法行动,制度化的巡查等,确保区域内治安稳定。下拨八个派出所各类工作经费67.6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区会同派出所确定治安重点区域整治方案,增设监控160多只、治安岗亭2只、改造警务室1个。针对广达区域新市民聚集情况,在小义村设立整治办,增加警力。
开展整治行动。方塔对尚湖中央花园小区内的店外店开展清理。兴福五星后村实行24小时巡逻。大义对蓬莱路、灯光夜市周边及望虞花园开展3次夜间集中整治,纠处乱设摊34起,暂扣三轮电瓶车34辆。并开展小义区域违章建设集中拆除行动,拆除违章建设22起。
探索治理模型。虹桥结合技防一条街、网格365建设,探索城市治理建设结构模型。夯实“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框架,扩建警务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区域性技防体系,在主要道路安装监控,门店安装技防设施、重要场所安装ck,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技防网络;落实网格化和信息化,以5个居住区+4个商业区为基本架构,划分子网格,配全网格员,形成全方面的管理。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居民自治,整合区域内社区物业、社区保安、治安志愿者、虞城热心人等资源和力量,形成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
三、校园周边整治求实效
虞山镇范围内共有学校80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任重道远,经镇统一协调,明确管理区、城管、交警、学校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协调职责分工。明确道路交通秩序、标志标线等由交警中队负责,镇财政负担;游摊散贩、占道经营由城管负责;校园两侧不适宜经营场所由管理区负责。
开展详细摸排。各区在初期排摸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校园周边存在的问题,填写问题清单,为执法行动奠定基础。并落实校方每日对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组织联合执法。镇整治办会同市场监管局、文广新、烟草、城管、派出所等单位商定执法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各部门职责、执法依据、后勤保障等要点,轮流在七个管理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目前已有5个管理区通过联合执法整顿周边环境,共出动执法人员103名,发放提示书和告知书500份,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31份,没收非法出版物67册,没收卷烟237条,查处非法黑诊所3家,没收药品20公斤。
四、锡太路沿线整治促长效
打击行动重实效。6月25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莫城管理区集中力量对锡太路沿线莫城段的收购废品油料和卖盒饭游贩进行了专项打击行动,出动车辆7台,执法人员23人,收缴废品油料300公斤,捣毁秘密收油点1处,暂扣电瓶车一辆,驱散卖盒饭摊点4处,拆除非法建筑20平方米左右。
注重管理保长效。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莫城管理区组建两支巡查队伍,每日两次在重点时段进行巡查。针对巡查中发现的回潮现象,管理区及时制止,并调用挖掘机将盒饭摊主们私自毁绿铺设的煤渣地面和楼板桥进行清理,从根源上杜绝再次设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