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熟法院尚湖法庭调解了一起加工合同纠纷案,不仅维护了原被告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
原告王某在常熟从事服装加工行业。2021年8月起,被告李某与王某发生业务往来,由王某为李某加工羽绒服。10月中旬,王某将加工好的羽绒服交给李某,但李某迟迟不肯支付加工费。眼看年关将至,王某手底下还有好多外来务工人员等着年底发工资,无奈之下,王某起诉至法院。
常熟法院受理该案后,向被告李某了解情况。李某称,并非其有意拖欠加工费,是因王某加工的羽绒服存在质量问题,所以要求王某返修好以后再付款。王某则认为,衣服已返修过,并不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李某一次性支付加工费5万余元。
为查明案件事实,承办法官至存放羽绒服的工厂查看实际情况,在现场查勘后随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听取双方的意见想法。在法官的释法说理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李某表示愿意一次性支付加工费38000元,质量问题也由其自行处理。王某同意该方案,并欣慰地表示工人工资有了着落,也能安心地过个好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