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打造“新起点”智慧小程序 运用“观护码”实现未成年人帮教新拓展

发表时间: 2021-05-06     来源: 常熟市域社会治理     浏览量:1217 次

检察院:打造“新起点”智慧小程序 运用“观护码”实现未成年人帮教新拓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近日,常熟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打造“新起点”司法保护智慧小程序,在微信APP中探索运用“观护码”,实现“帮教矫治、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综合治理”融合,提升未成年人考察帮教工作智能性、实时性、便捷性,切实在观护帮教环节履行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主导责任。

一是“一码通管”,分级动态管控帮教对象。为解决逐案、逐人分散帮教中接收帮教信息被动、滞后性等弊端,通过对每名帮教对象绑定唯一属性的“观护码”,运用该“观护码”登录微信APP“新起点”司法保护智慧小程序,可以实时查阅帮教对象地理位置、学习打卡等动态情况。根据帮教对象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动向,利用活动位置监控系统对其表现进行综合研判评估,自动生成阶段性表现得分,并按照“安全、预警、危险”三层风险等级,呈现绿、黄、红三色“观护码”。遇到短期内不配合帮教的人员,检察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对帮教对象进行精准、分级管控。

二是“一码通录”,直观量化评估帮教效果。建立智能算法模型,聚焦法律学习、自我认知、考察期态度、社会服务四个方面,采用“智能+人工”赋分机制,分别设置按时定位打卡、思想汇报、公益劳动等加分项和擅离活动范围、进入特定场所、APP小程序卸载、取消定位等减分项。根据帮教对象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通过必修学分、选修学分、活动任务等方式引导督促帮教对象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引入“学习积分”,清晰、直观呈现帮教对象的“成长力”,最终给出“观护码”配套分数并生成评估报告,为检察机关考察附条件不起诉对象提供可视化参考依据。

三是“一码通帮”,分设账户打造多维帮教。针对检察官、帮教对象、监护人、司法社工等不同主体,分设不同角色账户及操作权限,运用“观护码”有效联动各方力量共同实施帮教。检察官在“新起点”小程序发布个性化帮教方案;帮教对象按照方案要求,在小程序完成在线学习、提交思想小结、报名公益服务等;司法社工通过小程序引导、监督帮教对象完成帮教任务,实时向检察官反馈帮教动态;监护人既可以通过小程序了解帮教情况,也可以“远程约见”并反馈帮教对象在家中表现,还可以接受亲职教育,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小程序记录多方帮教的全过程,逐人形成完整“观护码”档案,为检察官全面考察帮教对象的矫治情况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