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公共停车场“兜圈找位、排队缴费”等痛点、难点问题,自2016年以来,常熟市城管局主动探索实践,以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为契机,以做优民生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成架构成熟、运行高效的“江南爱停车”智慧停车平台,集停车数据接入、泊位信息发布、停车费支付、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走出“政企合作便民 科技赋能畅行”常熟路径,并在陕西汉中、苏州太仓等地落地推广。
截至目前,平台接入常熟市各类停车场(点)201个、泊位4.7万个,其中收费停车场(点)176个(占全市备案收费停车场的71%);注册车辆58万辆,服务用户55万人、日均服务5万人次,2020年注册用户、车辆年增长率接近100%。2020年12月,平台获得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城市级停车管理示范单位”“优秀城市级停车平台服务商”称号,是省内唯一荣获两项殊荣的县级市。
一是巧做“减法”,打造“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新模式。运管分离,按照常熟市政府明确的“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工作方向,剥离城管局市场化职能,由国资企业江南集团作为独立市场主体,依照BOO模式开展收费停车场投资建设、运行管理。规范监管,出台《常熟市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实施办法》,通过价格杠杆加快停车资源周转率;出台《常熟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实施意见》,理顺停车场管理机制,建立全市机动车停车场备案制;指导江南集团规范建成智慧停车平台,配套建立平台运管、宣传推广等专业团队,全面对接苏州系统。自主投入,以停车费收益滚动投入的方式,截至目前,江南集团累计投入建设运营资金500万元,有效实现企业资金内循环和政府财政资金向其它民生领域释放,有效消除私营企业逐利带来的不稳定弊端,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进,实现服务民生与财政节流双赢。
二是善做“加法”,打造“技术引路、服务市民”新平台。快速无感支付,开通微信扫码、电子钱包、中国银行小额免密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功能,结合视频识别、自动计时等智能化手段,有效缩短停车费支付时长,实现全市50个停车场无人值守管理和车辆离场无感支付。目前,非现金支付占比已超过80%。多样场景应用,推出景区、医院、综合体、写字楼、路内泊位等八大应用场景,深度拓展停车场接入种类及比例;在平台内开发电子卡券、多位多车、场中场等功能,并预设尾号限行、限时白名单等功能,前瞻性开展便民需求设计。设立巡检模块,依托系统平台,设立云坐席、建立应急微修队伍等措施,有效监控停车场运行状态,实现“7*24小时”全天候维保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是活用“乘法”,打造“数据研判、多维应用”新利器。以数据汇聚、分析研判功能为核心,通过信息采集、资源查询、停车出行热力图、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实现停车数据的实时获取、直观呈现,并在停车诱导、交通组织、疫情防控、旅游营销等领域多维应用。如:高效停车诱导,实时发布各个停车场停车数据、收费标准、地理定位等信息,缩短驾驶员巡泊时间,提高停车场资源有效使用率。优化交通组织,通过分析监测商圈、学校、车站、公园等重点区域车辆周转率、饱和度、峰值数据,有力支撑城市静态交通组织。助力精准防控,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高危地区在常车辆轨迹进行动态收集分析,为政府开展防疫评估、制定防疫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靶向旅游营销,通过统计汇总车辆归属地、停车时长等,分析游客分布情况,为景区精准广告投放、市场推广导流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