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市委副书记、市长焦亚飞出席会议。
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焦亚飞强调:县级市处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位置,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治理层级。各地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清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全力防控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焦亚飞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以赴落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各项措施。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职能分工,规划好本单位实施方案,紧盯目标任务,项目化实施、常态化落实。
一、要坚持创新驱动,把特色项目做成最“靓”名片。在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各部门实际,创新实施特色“自选动作”,全面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常熟品牌。推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八心工程”,彰显“一镇一品”特色。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基层“前线指挥部”作用。紧盯政治安全、信访治理、公共安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扫黑除恶、“虞城无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理顺市域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三、要加强统筹谋划,汇聚市域社会治理最强势能。充分发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切实承担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各项具体任务,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
四、要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最牢根基。统筹推进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市域社会治理制度建设,通过细化和完善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社区服务、社会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制度体系的总体效应。
五、要加强数据赋能,做实市域社会治理最硬支撑。围绕“系统整合、数据汇聚、数据治理”这一主线,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智能的治理新模式。优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平台,打通与省、苏州市大数据中心接口,加强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的联通对接。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晓东通报了本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情况。他指出,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主动压实工作责任,注重培育特色亮点,积极探索具有常熟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出台“一个实施方案”:《常熟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制定“两个工作规则”:《常熟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常熟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建章立制系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健全“三项工作机制”:市域专班工作推进机制、成员单位工作责任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全力保障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打造“四条展示线路”:红色沙家浜展示线路、海虞先锋展示线路、虞山尚法展示线路、美丽乡村展示线路,多元展示市域社会治理 “常熟之治”;
推进“五个特色指引”:“数字门牌”、“安居超市”、“普法先进县市”、城乡社区治理“1+9”政策体系、“虞城无诈”品牌,量身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常熟名片”。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柯志刚解读了《常熟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作交流发言。